第四节 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掌握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的概念;熟悉股票和债券投资收益的来源和形式;掌握证券投资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的含义,熟悉风险来源、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和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一、证券投资收益
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就是证券投资的风险。投资者总是既希望回避风险,又希望获得较高的收益。
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通常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投资者只能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加以权衡,即在风险相同的证券中选择收益较高的,或在收益相同的证券中选择风险较小的进行投资。
(一)股票收益
股票投资的收益是指投资者从购人股票开始到出售股票为止整个持有期间的收入,它由股息收入、资本利得和公积金转增收益组成。
1.股息。股息是指股票持有者依据所持股票从发行公司分取的盈利。
通常,税后利润按以下程序分配:如果有未弥补亏损,首先用于弥补亏损;按《公司法》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如果有优先股,按固定股息率对优先股股东分配;经股东大会同意,提取任意公积金;剩余部分按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对普通股票股东分配。
税后净利润是公司分配股息的基础和最高限额,但因要作必要的公积金的扣除,公司实际分配的股息总是少于税后净利润。
股息的具体形式(6种)
(1)现金股息。现金股息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股息和红利,是最普通、最基本的股息形式。
(2)股票股息。股票股息是以股票的方式派发的股息,通常由公司用新增发的股票或一部分库存股票作为股息代替现金分派给股东。
发放股票股息既可以使公司保留现金,解决公司发展对现金的需要,又使公司股票数量增加,股价下降,有利于股票的流通。股东持有股票股息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可免征所得税,出售增加的股票又可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有利于股东实现投资收益,因而是兼顾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两全之策。
(3)财产股息。财产股息是公司用现金以外的其他财产向股东分派股息。最常见的是公司持有的其他公司或子公司的股票、债券,也可以是实物。
(4)负债股息。负债股息是公司通过建立一种负债,用债券或应付票据作为股息分派给股东。
(5)建业股息。建业股息又称建设股息,是指经营铁路、港口、水电、机场等业务的股份公司,为了筹集所需资金,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并获得批准后,公司可以将一部分股本作为股息派发给股东。
建业股息不同于其他股息,它不是来自公司的盈利,而是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分,实质上是一种负债分配,也是无盈利无股息原则的一个例外。
2.资本利得。
股票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差额就是资本利得,或称资本损益。资本利得可正可负,当股票卖出价大于买入价时,资本利得为正,此时可称为资本收益;当卖出价小于买人价时,资本利得为负,此时可称为资本损失。
3.公积金转增股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也采取送股的形式,但送股的资金不是来自当年可分配盈利,而是公司提取的公积金。
公司的公积金来源有以下几项: 一是股票溢价发行时,超过股票面值的溢价部分列入公司的资本公积金;二是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每年从税后利润中按比例提存部分法定公积金;三是股东大会决议后提取的任意公积金;四是公司经过若干年经营以后资产重估增值部分;五是公司从外部取得的赠与资产,如从政府部门、国外部门及其他公司等处得到的 赠与资产。
例题:公司公积金的来源有(ABCD )。
A.股票溢价
B.税后利润中按比例提取的法定公积金
C.股东大会决议后提取的任意公积金
D.资产重估增值部分。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积金的提取:公 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l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 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大会决议,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其他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资本公积金。
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亏损。股东大会决议将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按股东原有股份比例派送红股或增加每股面值,但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成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二)债券收益
债券的投资收益来自3个方面:一是债券的利息收益。这是债券发行时就决定的,除了保值贴补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二是资本利得。资本利得受债券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三是再投资收益。再投资收益受市场收益率变化的影响。
1.债息。债券的利息收益取决于债券的票面利率和付息方式。
影响票面利率确定的因素:(1)要考虑投资者的接受程度;(2)债券的信用级别是影响债券票面利率的重要因素;(3)利息的支付方式和计息方式也是决定票面利率要考虑的因素;(4)证券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2.资本利得。债券投资的资本利得是指债券买入价与卖出价或买人价与到期偿还额之间的差额。
3.再投资收益。再投资收益是投资债券所获现金流量再投资的利息收入。对于附息债券而言,投资期间的现金流是定期支付的利息,再投资收益是将定期所获得的利息进行再投资而得到的利息收入。
决定再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债券的偿还期限(正比)、息票收入(正比)和市场利率的变化。
二、证券投资风险
与证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称为总风险,总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类。
(一)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回避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种因素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企业都受全局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系统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波动风险、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法规、举措出台,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2.经济周期波动风险。经济周期波动风险是指证券市场行情周期性变动而引起的风险。
3.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引起证券投资收益变动的可能性。
利率与证券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即利率提高,证券价格水平下跌;利率下降,证券价格水平上涨。
利率从两方面影响证券价格:
(1)改变资金流向。当市场利率提高时,会吸引一部分资金流向银行储蓄、商业票据等其他金融资产,减少对证券的需求,使证券价格下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一部分资金流向证券市场,增加对证券的需求,刺激证券价格上涨。
(2)影响公司的盈利。利率提高,公司融资成本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净盈利下降,派发股息减少,引起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融资成本下降,净盈利和股息相应增加,股票价格上涨。
利率风险对不同证券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1)利率风险是固定收益证券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债券的主要风险。
(2)利率风险是政府债券的主要风险。对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来说,除了利率风险以外,重要的还有信用风险和购买力风险。政府债券没有信用问题和偿债的财务困难,它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3)利率风险对长期债券的影响大于短期债券。
(4)利率风险对普通股的影响(股价与利率反向变动),但不像债券和优先股那样没有回旋的余地,从长期看,取决于上市公司对利率变动的化解能力。
4.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膨胀风险,是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
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一通货膨胀率
这里的名义收益率是指债券的票面利息率或股票的股息率。
购买力风险对不同证券的影响是不相同的(理解):
对固定收益证券:最容易受购买力风险损害的是固定收益证券,如优先股票、债券。同样是债券,长期债券的购买力风险又比短期债券大。相比之下,浮动利率债券或保值贴补债券的购买力风险较小。
对普通股票:普通股票的购买力风险也相对较小。购买力风险对不同股票的影响是不同的;在通货膨胀不同阶段,对股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不同上市公司:一般说来,率先涨价的商品、上游商品、热销或供不应求商品的股票购买力风险较小,国家进行价格控制的公用事业、基础产业和下游商品等股票的购买力风险较大。
对通胀不同阶段的上市公司:在通货膨胀之初,股票的购买力风险相对小些;当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普通股票也很难抵偿购买力下降的风险了。
(二)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只对某个行业或个别公司的证券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由某一特殊因素引起。非系统风险是可以抵消、回避的,因此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可回避风险。
非系统风险包括信用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
1、判断题:非系统风险是指只对某个行业或者个别公司的证券产生影响的风险。 (对)
2、以下证券投资风险中属于非系统风险的是( AD )。
A.财务风险
B.利率风险
C.周期波动风险
D.经营风险
1.信用风险。
(1)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
(2)债券、优先股、普通股都可能有信用风险,但程度有所不同。债券的信用风险就是债券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的风险。
(3)信用风险是债券的主要风险,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最小,一般认为中央政府债券几乎没有信用风险,其他债券的信用风险依次从低到高排列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在债券和优先股发行时。要进行信用评级,投资者回避信用风险的最好办法是参考证券信用评级的结果。信用级别高的证券信用风险小;信用级别越低,违约的可能性越大。
例题:期限相同的政府债券利率比企业债券的利率低,这是对( A )的补偿。
A.信用风险
B.通胀风险
C.利率风险
D.经营风险
2.经营风险。
(1)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使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
(2)经营风险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经营风险主要还是来自公司内部的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企业外部因素是公司以外的客观因素,如政府产业政策的调整、竞争对手的实力变化使公司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等,引起公司盈利水平的相对下降。
(3)经营风险是普通股票的主要风险,公司盈利的变化既会影响股息收入,又会影响股票价格。
3.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一旦公司发生亏损,投资者将在两个方面产生风险:一是投资者将失去股息收入;二是投资者将损失资本利得。因为在公司亏损时,股票的价格必然下跌;更有甚者,如果公司亏损严重以致资不抵债,投资者就有可能血本无归,股票将成为一张废纸。
三、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在证券投资中,收益和风险形影相随,收益以风险为代价,风险用收益来补偿。
收益与风险的基本关系是:收益与风险相对应。也就是说,风险较大的证券,其要求的收益率相对较高;反之,收益率较低的投资对象,风险相对较小。
收益与风险的这种内在本质关系:收益与风险共生共存,承担风险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收益是风险的成本和报酬。
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补偿
预期收益率是投资者承受各种风险应得的补偿。无风险收益率是指把资金投资于某一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而能得到的收益率。
美国一般将联邦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券视为无风险证券,把短期国库券利率视为无风险利率。美国短期国库券由联邦政府发行,没有信用风险。政府债券没有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只要在这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联邦储备银行没有调整利率,也几乎没有购买力风险和利率风险。
在短期国库券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第一,同一种类型的债券,长期债券利率比短期债券高。这是对利率风险的补偿。如同是政府债券,都没有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但长期债券的利率要高于短期债券。
第二,不同债券的利率不同,这是对信用风险的补偿。通常,在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政府债券的利率最低,地方政府债券利率稍高,其他依次是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在企业债券中,信用级别高的债券利率较低,信用级别低的债券利率较高,这是因为它们的信用风险不同。
第三,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债券的票面利率会提高或是会发行浮动利率债券。这种情况是对购买力风险的补偿。
第四,股票的收益率一般高于债券。这是因为股票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经济周期波动风险比债券大得多,必须给投资者相应的补偿。在同一市场上,许多面值相同的股票也有迥然不同的价格,这是因为不同股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相差甚远,经济周期波动风险也有差别。